热点新闻
“梦想”号上的追梦人——记“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监造组
2025-02-21 17:10  浏览:20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聚展会”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聚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本文发表于2024年第4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全貌

2024年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东广州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他在贺信中强调,各参研参建单位和全体同志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自信自强和使命担当。回溯这艘船舶的由来,得从2017年说起。

众川赴海 铁军建成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奉献

2017年12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以下简称“‘梦想’号”)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局”)负责具体建设工作。广州海洋局坚持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为强化组织力量,打造一支敢打敢拼的铁军,面向全局抽调精干力量。2021年7月26日,经过局党委研究,组建“梦想”号驻厂监造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监造组由监造总组及下辖船舶分组、钻采分组、业务分组及综合分组组成。共有成员75人,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5岁,35岁以下成员占比53%,党员占比52%,是一支以青年团体为主,具备生机活力的队伍。

新组建的团队牢固树立目标导向,以最快的速度建章立制,完成制度体系建设,秉承“安全、质量、环保、健康”的建造原则,从船舶系统、钻采系统、信息化系统、实验室系统等方面迅速推进工作,打破项目初期船厂定货慢、定货难等困局,拉开“梦想”号建造的序幕。

立足岗位 履职尽责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钻架底座螺丝校验

“梦想”号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全船涉及主要设备1 200余台套、生产图纸8 000余份、建造工序上万道。项目工程量大、覆盖面积广、涉及专业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线条推进工作是监造组组员的常态。监造组四个分组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协调相关参建单位,克服项目建设周期紧、工作强度大等现实情况,推动关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船舶分组负责船舶系统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主要分为船体、轮机和电气三大专业。船体的建设贯穿项目施工始终,船体小组夜以继日工作,以缩短工期,完成280个分段建造和巨型总段搭载,实现船体贯通成型。涂装报验中分段冲砂大多安排在夜晚进行,基本持续到晚上9点结束,船体小组一年达200多个夜晚扎身于冲砂车间,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有限空间内要保证全船充足动力,确保DP—3的实现是轮机小组的使命,在艰苦繁重的监造工作中,轮机小组主动加班加点,吃住在现场,在机舱高温高噪音环境下,完成240多种发电机负荷试验工况,300多种保护功能故障工况测试,高效推进动力系统建设。“梦想”号全船电缆总长达1 200千米,有15 000多个控制点,路径复杂,电缆敷设施工异常困难。电气小组白天牵头与设计院、船厂、设备厂商和专家开展技术协调会,论证技术方案;夜晚加班审核图纸,克服国际时差深夜视频验收设备是常态,在有限时间内,充分保障电气施工效率和质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电气设备入库检查

钻采分组全面负责钻井系统的建造工作。在庞大复杂的系统面前,钻采分组上下拧成一股绳,对各项问题逐个击破,完成核心设备的采买、设计审图、催货到货事宜。克服语言、疫情、时差的困境,完成多份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其中钻井系统的谈判持续近6个月时间,大家挑灯夜战,细到每一颗螺栓的规格和数量,逐一核对技术条款,完成1 000多条意见落实,确保了设备质量。在船舶连续生产设计时,钻采设备同步启动施工设计,从详细设计到生产设计,大量图纸纷至沓来,平均每家厂商提供图纸总计超5 000份,钻采分组组织了以百次计的会议,解决了数以千计的技术问题。围绕船舶建设目标,相关设备必须按时间节点到货。为此,监造组派驻上百人次前往设备生产一线,紧盯生产进度,部分青年同志甚至跨省连续出差超150天,有效控制了关键设备到货进度。

业务分组负责船载实验室、船舶综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面对船载实验室138台套高精尖船载实验室设备采购,为保证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实验室小组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协同局相关部门完善采购制度,形成了采购需求评审全采购流程,不仅助力“梦想”号实验室设备采购,更为大型设备采购流程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智慧大脑”信息化系统组成和安装非常复杂,时常面临设备集中到货、短期内须安装上船的情况,信息化小组经常白天夜晚接续作战,白天在现场盯进度,晚上加班梳理问题,保障系统搭建如期进行。

综合分组是监造组的管理中枢。监造组的综合管理工作事务繁杂、流程复杂,日常事务和上传下达让综合分组每时每刻都在高速运转,从项目报批之初到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之时,综合组在千丝万缕、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事无巨细,全方位参与了报告编制、设备采购、货税减免、制度建立、后勤保障等综合管理工作,编制完成百余份工作报告,起草万余字公文,保障多次大型会务,减免大量货物税款,等等。在寻常的周末,在欢腾热闹的节假日,综合组的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在筹措会议安排,在拟写紧要材料,在准备档案验收。一间永不熄灯的办公室,守护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坚守阵地是使命所在,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围绕着自己的岗位职责,监造组全员“轻伤不下火线”,充分发扬奋勇向前,艰苦奋斗的精神。

攻坚克难 化解难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艏侧推密封报验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无先例可循。在广州海洋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梦想”号监造组坚决贯彻落实聚焦项目质量和进度两大目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有力应对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形势和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带来的不利影响,解决项目进行中的各项难题。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三年间,世界工业制造与运输按下了“暂停键”,“梦想”号关键设备设计制造与到货时间受到重大影响,导致建造进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2022年疫情顶峰时期,每天都有人感染或者被封闭在家,船厂所在区域国庆节期间就发生了“疫情封闭”事件。为保证船舶建造进度,防止因为所在小区出现疫情,人员被封闭隔离而影响现场工作,监造组发出“防疫情,保节点,两点一线大战100天”的倡议书,驻厂人员集中住宿,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船舶建造工作中。同时,监造组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号召大家自带被褥,准备食物,抗击疫情,随时做好住宿建造现场的准备。

2023年12月是船舶动力试航的计划时间,但钻采系统的井架结构9月才运抵达项目现场,按原计划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组装上船,工期时长告急。整个井架有超过4 000颗螺栓,规范要求每一颗螺栓需要两次紧固并且经过现场认证。为留足备航时间,钻采分组的同志们挺身而出,有序排班,在组装场地争分夺秒、日夜不停赶工抢期,帮着船厂一起打螺栓,平均每天完成了400多颗螺栓的紧固。10月25日晚,井架一次性吊装上船,精度误差小于2毫米。

环线氮气液压管线系统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庞大的工程,涉及环线液压系统、钻机液压氮气系统、张紧液压氮气系统等众多子系统。“梦想”号环线液压管线系统设计管线总长度高达10千米,涵盖设备超过100台套,每根管线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完成十几道工序,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巨大。监造组联合船厂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程监督现场施工,放弃周末、假期,随时待命,协调船级社、监理、设备商全力配合报验,历经5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战与追赶,大幅提高了氮气液压管线安装调试进度,确保环线液压系统管路安装按期完成,保证钻井系统连续调试如期启动。

为学习借鉴好的工作经验,交流学习管理模式,及时沟通工作开展情况,监造组各专业小组与船厂、设计院等相关专业部门点对点开展联合党建活动,探讨遇到的难题,共同寻求破解方法;充分发挥参建单位在基本建设、重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政策和协同优势,相互协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积极团结各方力量,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各方智慧,成立项目高级专家库和智囊团,关键时刻把控项目 方向、攻关时下难题、研判问题决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殚精竭力 公而忘私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检验钢管厚度

“梦想”号项目由2017年立项到2021年开工建造,再至如今决战交付之年,陆续加入监造团队的组员有青丝生华发的中年,有青涩向成熟的青年,他们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化身战士,时刻坚守岗位,建实战斗堡垒,护航项目实施。

2023年5月的广州,烈日炙烤,酷暑难耐,“梦想”号建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体成员都在为首台发电机动车试验节点而努力,这是对监造组的一次“大考”。而对于监造组组长殷宪峰、轮机小组吴江海、电气小组陈松龄同志以及实验室小组周洋同志来说,除了要面对项目的“大考”,还要面对各自家庭的“大考”,他们的子女即将参加高考或中考,正是备战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而这个时期也是项目最需要他们的时刻。国家利益当前,他们选择将对小家的亏欠埋在心里,全勤在岗,工作中的他们每天奔波于建造现场与各类会场,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类头疼棘手的建造问题,在子女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他们只能选择在驻厂一线远程电话指导。

2023年10月的一天,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梦想”号井架起吊,载荷900吨的大吊机缓缓吊起井架,准备搭载上船。经过4小时的紧张施工,井架一次性成功吊装,安装误差小于2毫米,创造了一项井架整体吊装精度纪录。此刻,钻采分组组长冯起赠主任看着安全搭载的井架,放下心来,终于不辜负组织嘱托,完成最后一段分段搭载,保障“梦想”号全船成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冯主任是放下家中突患重病的亲人,连夜从北京赶回广州参与井架吊装的。旅途来回的奔波,亲人尚未明朗的病情,井架吊装的压力,都像沉重的铅块悬在他的心中。经过反复论证、原地试吊试验与精密的吊装前准备,重达443吨的井架最终成功吊装指定位置的一刻,冯主任卸下了心头最深的牵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 检验全回转伸缩推进器底板安装

在数年如一日、风雨兼程的工作中,监造组全员总是任劳任怨,不断给自己加压,只为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多少默默耕耘、无私忘我的日夜,他们用自己的绵薄之躯投身工程建设,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锻造精神 硕果累累

自2017年项目获批,“梦想”号的设计及建造已走过7个年头,经历重重风险和挑战,监造组全员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攻坚克难,“5+2”“白+黑”开展现场监造等工作,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保障2021年11月开工建造,2022年12月实现主船体贯通下水,2023年12月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并首次试航,2024年11月建成入列等重大节点实现。 系列重大节点完工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 泛报道。

目前,监造组涌现出一批获评“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广海人”“三学三比 六个模范”的先进代表,培育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水平突出的项目建设队伍,锻造了担当、进取、拼搏、奉献的新时代大洋钻探船建造精神。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海大洋钻探格局也在革新。“梦想”号建成运营,将作为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的高水平海上科研平台,我国有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国之重器”、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利器”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航母”,标志着我国深海勘查探测能力和装备现代化建设迈出关键性一步。

历经1 000余个昼夜,“梦想”号由一块块钢板成长为总长179.80米,型宽32.8米,型深15.5米,总高84.98米,设计吃水9.2米,最大排水量42 600吨的钢铁巨轮,巨轮正蓄势待发,向着“海洋强国”的宏伟征途迈进。新一代地质调查队伍即将为加快构建深海探测战略科技力量、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何陈临秋

排版: 张佳楠

审核: 刁淑娟

官网: https://kpwhbjb.cgl.org.cn


发布人:703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