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庆市“渝善渝美”志愿服务行动开展以来,市级各部门紧扣“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目标,聚焦宣传宣讲、法律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协同发力,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持续完善、品牌项目亮点纷呈、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渝善渝美”市域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向上向善的“志愿之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协同机制逐步完善
保障体系持续优化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联动、公众参与”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行动有序推进。市委宣传部出台积分管理办法,建成8300多个积分超市,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志愿者参与积极性;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科协、市消防救援局分别牵头制定相关领域志愿服务专项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领域志愿服务重点任务和职责分工,强化多部门资源整合;市残联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保障项目实施,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为项目开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队伍体系不断健全
志愿力量持续壮大
各部门整合专业资源,构建“市—区县—基层”三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有效凝聚多元志愿力量。市生态环境局组建四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132支,招募志愿者1.3万余人;团市委以“青年志愿者建功新重庆”为总品牌,团结带领240余万名青年志愿者投身服务;市残联联合团市委构建“馨小青”青年志愿助残队伍体系,“馨小青”“528·我爱帮”等特色队伍登记志愿者超2900人。各领域专业志愿服务规模数量稳步增长、服务质量持续精进,为服务开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阵地建设多点覆盖
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各部门优化阵地布局,推动志愿服务阵地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市委宣传部巩固提升41个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1031个镇街服务中心,延伸设置自然村落、窗口单位等文明实践点10414个,打造行业文明实践基地39个,持续拓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市司法局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在社区、乡村、工业园区布局法律志愿服务站点;团市委不断扩大“青少年之家”志愿服务线下平台覆盖面,新增实体阵地12个,常态化运营“青少年之家”1155个。各领域阵地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群众需求就近应”,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
品牌项目亮点纷呈
服务效能精准落地
各部门立足职能特色,策划实施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项目,推动志愿服务与中心工作、民生需求深度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细化25项重点工作,年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10余万场次;市生态环境局以“共护美丽长江”“大气污染随手拍”为主题,开展环保志愿服务4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10万人;市文化旅游委打造“艺起乡约”市级品牌,联动区县形成“快乐星期六”“艺路同行”等特色项目矩阵,其中“艺起乡约”获评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典型案例;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健康集市、“渝见岐黄”中医药文化集市等志愿服务超35场,惠及群众4.3万余人;团市委深化“紫藤花”西部计划、“蓝精灵”赛会服务等项目,950名志愿者圆满完成第七届西洽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市残联“口述电影”“手语普法”等项目年服务残疾人近10万人次,多个项目在全国志愿服务赛事中斩获金银奖,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来源 | 重庆社会工作瞭望、美丽重庆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