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学术工作坊在郑大举行
2024-11-13 11:38  浏览:225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筹货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筹货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与会专家学者与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们合影留念)

11月9日,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转型与创新: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学术工作坊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陈晓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本次工作坊的召集人陈晓伟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保营致欢迎辞,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海洲教授代表中视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的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内业界专家、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全体研究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100余人出席会议。


(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孙保营教授致欢迎辞)

孙保营部长向各位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孙部长将郑州大学的办学历程、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情况向专家们一一介绍。他谈到,智能化是摆在影视创作的前沿问题。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响应时代变迁、主动拥抱变革,汇聚国内顶尖力量,为影视创作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工作坊,共同探讨影视理论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数智时代视听人才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王海洲教授致辞)

随后,王海洲教授代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向筹备工作坊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表示感谢。王教授谈到,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之际,影视文艺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国之大者、把握时代脉搏,在追求精品化道路上不断前进、佳作迭出,显示出影视文艺创作的锐意与创意。最后,王教授祝愿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越办越好,期待工作坊影响力不断扩大。

会议的上半场由王海洲教授主持,学者们围绕“数智时代的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道新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教授作了题为《数智时代的学术转型》的发言,他从“何谓数智时代?为何学术转型?数智+学术: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数智学术的人文学术:数字人文,以及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电影研究:CCKS”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李老师展示并讲述了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目标设定的基本框架,并强调说,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主动积极地应对学术生产方式的变革,倡导运用交叉学科的视角与数字人文的方法论,旨在通过组织知识社群、开发软件工具、创建数字平台与展开横向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建设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不仅为中国电影研究与实践构建相对全面而又权威的数字基础设施,而且努力促进电影知识的跨界交流、融合与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 赵卫防研究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发言题目为《新文科、计算思维与影视学科建设》,他从新文科概念谈起,认为中国的新文科在数智时代恰逢新机遇。并详细探讨了当前中国特色中国影视学科建设中的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认为相较前两者,话语体系建设仍然有差距,目前正在构建之中。话语体系的建设,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话语与时俱进、不断现代化的表现,更是西方话语被中国文化吸收融合改造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表现。目前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已见雏形。


(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 聂伟教授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聂伟的发言题目是《情境共融:影视理论巡航与自适应实践》。聂老师认为英文Navigation是一个对影视研究画象特别贴切的描述词。今天的人文研究者很难通过传统的方式来更新理论和知识。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必须拥抱变化、成为信息搜集的“雷达”。研究可能在寻找、扫描但更多是在试错。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教学相长”甚至“学教相长”的时代,师生共同面对持续学习的挑战。当前在面对业态的不确定性时,需要师生培养三种能力:一是数字共情能力,数字技术能赋能情感,AI不是超能力,而是能带给人情感呈现和丰富补充。二是场景通感能力,能弥合师生之间的圈层鸿沟。三是学科的共通能力,需要网络田野、统计、数据模型运用和理解能力。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 邱秉常教授发言)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硕士生导师邱秉常教授发言题目为《数智技术驱动影视理论创新》,他从对未来影视产业趋势的预测谈起。邱老师认为,新型影视消费群体的出现,体现在年轻观众需求多样化、消费习惯个性化。影视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十分丰富:收藏价值极高的限量版精美周边、复苏的电影市场、付费会员模式推动下的在线电影市场、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的主题公园、虚拟世界互动游戏等。技术创新对影视产业影响巨大,包括技术创新提升观影体验、大数据分析优化内容推荐、人工智能驱动创作创新等。邱老师认为,已经运用的AI辅助情节生成和结构编排、对话编写和角色塑造、AI辅助场景构建和氛围营造等技术,对电影剧本创作也有深远影响。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 高雄杰教授发言)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雄杰教授发言题目为《技术进化与情感表达:新技术影像生产逻辑与审美构想》,他从AIGC与实时图形领域的进步正在塑造影视行业未来谈起。全球虚拟制作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激增背后的驱动力,是行业孜孜不倦的创新,以及行业集成先进技术的能力。先进技术将内容创作大众化,创作者可以获得高级且普及的创作工具。虚拟制作正从一种实验性的科学,发展为一个更为标准化且具有商业利益的行业。

高老师认为,后机械复制时代下新技术影像的生产逻辑应从3方面去理解:大众化生产、文化的标准化、反向嵌入与参与。高老师基于创作实践的思考,认为视觉伦理转向源起于真实再现与想象重建,臆想与想象的前提依旧是情感,历史形象是模糊的,真实的疆域是现实有际、历史无边、未来无形的。不同于臆想经典美学下的审美感知延续,技术真实下的演进与媒介变革是非规范、非规律的。创作实践应真实还原基础逻辑,延续经典美学下的审美感知。通过技术真实中的审美重建来回应与验证。人才培养上注重情感培育与情怀重塑,这是影视叙事教学中的一条贯穿线。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王海洲教授发言)

会议的下半场由聂伟教授主持。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教授作了题为《当下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思考》的发言,他从国家“十四五”规划谈起。认为“十四五”期间重写电影史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探索方向。学界沿着基础通史为主题,断代史和区域史为侧翼的研究框架,探索突破传统电影史的研究范式。中国电影探索和中国电影学派,以本土话语理论建构为主题,以经典电影的再阐释为侧翼,出现了中国电影的民族化研究、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想象力消费、数字人文、上海学派、地缘电影理论等研究方向。针对中国电影的研究向着前沿性、开拓性、主体性、系统性的方向迈进。温暖现实主义是这一时期本土电影的一个代表,它关注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的同时以温暖为基调,展现人类对于真善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的表达方式。随着不断地发展,它已然成为当下的宏观发展方向。

王老师认为,中国电影理论、电影史的研究应回归电影本体,重视中国电影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区别于西方电影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树立中国电影本体的意识自觉。此外,由于技术更迭和影视融合持续力不足,影视行业理论与行业实践存在间隔。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志忠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范志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数智时代的未来电影》。他从数智时代中国电影努力拓展智慧经济的新发展理念谈起。中国电影要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在继续完善传统电影工业基建的同时,还应牢牢抓住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所提供的变革机遇。电影虚拟化制作不仅解放了想象力,节省了大量制片成本,同时打破了传统制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过去耗时费力的前期、拍摄与后期无缝接轨地串联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流程。随着虚拟化制作的流行,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影像日益取代了摄影机和演员的作用,经典电影中的摄影机/演员的影像功能,日益让位于数字时代的计算机/数字。大数据时代这一研发模式,重构了电影工业的生产体系,中国电影工业从传统的产品导向日益转型为用户导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技术日益普及的前提下,电影创作的技术性壁垒或许将不复存在,每个人都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而具备电影创作的能力,电影创作的主体边界因此出现了内爆。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占据着电影创作的主体位置,其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不定。电影创作由此进入后人类的写作。范老师认为,虽然数字视听技术的发展极大地解构了胶片时代的电影美学经验,但是它们拓展的只是电影的边界,电影的本体意义并没有被颠覆。数字时代的影像艺术在流通中传递着审美快感、生命意义与社会认同,建构独属于人类共同体的审美意识形态。


(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马池珠教授发言)

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博士生导师马池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AIGC 环境下的影视类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他以自身曾任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的经历谈起专业建设问题。在谈到AIGC对影视教育的发展机遇时,马老师认为影视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也能带来新的教学内容。AI行业发展助推创新能力培养,智能技术能够带动影视制作推陈出新,使人们从规模化的简单生产中解放出来,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影视教育中的潜在模式、规律和趋势。AIGC还将扩大影视教育研究范围,为学习者和教育者创造更丰富、更灵活的教育环境。但AIGC对影视教育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AIGC在理解学生的意图、情感交互和自动批阅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学生和教师的数据隐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平等;导致技术依赖性;教育内容和方法重技术工具而轻深度和广度等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 徐鹏教授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徐鹏的发言题目是《数智时代电影艺术创作的变与不变》。徐老师从当前“文生文”“文生图”和“文生视频”中较为出色的3款AI谈起,介绍了LLM(大语言模型)。认为LLM(大语言模型)的原理是,通过大量的文本数据训练,预测下一个词语,基本上就是自回归的预测方式。LLM只处理语言,没有关于物理世界的感知,因此容易犯一些非常基础的错误。LLM并非下一代AI革命的关键,也无法帮助系统真正理解物理世界,AI距离AGI(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目前的LLM还存在训练成本高、英文数据占大多数等问题。

AI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发展中,变化的,是制作流程的革新、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拓展、是创作方式的转变;不变的是艺术的核心价值、是故事和人物的重要性、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数智视听的人才培养,需要学会规范、恰当、正确地使用AI。此外,要消除“新数字鸿沟”,还需要从中文电影数据库的建设、中文电影艺术垂类大模型的构建、人工智能电影艺术教育联盟成立、AGI时代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等方向持续努力。



(圆桌论坛一:李强、高雄杰、李道新、范志忠、陈雷;主持人:王莹)



(圆桌论坛二:邱秉常、王海洲、吕培;主持人:张楠)



(圆桌论坛三:杨天若、马池珠、徐鹏;主持人:陈晓伟)

在工作坊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就诸多议题与现场师生互动答疑。李道新教授认为,教师在面对网生一代时知识结构可能存在短板,育人者应保持持续学习,像北大、郑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加校内多专业对话机制,在本科强化视听教育和提升审美,在筑牢基础素养后进一步发展硕博期间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强先生发言)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李强认为,AI时代的到来对目前影视制作业界存在影响,整个行业充满热情期望。5G和智能时代存在机遇,一切都有可能。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靠作品、产品。河南省内目前已经打造出全国首家虚拟影院,面对转型发展之必经之路,河南广电行业大有可为。


(青年文艺创意新锐导演 陈雷先生发言)

2021-2023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青年文艺创意新锐导演陈雷先生从自身做导演的习惯谈起,在他看来,创新不是创作的关键,把自己带入到大众才是。很多业界的变化不是符合常规的、理论的、经验的。AI内容创作仍然需要更多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内容,前景巨大。

范志忠教授认为,自己作为被时代推着走的一代,一直践行着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现代的年轻人比起过去有更多的主动权。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很多行业,包括剧本创作等。但是最顶尖的编剧还会存在,因为其需要大量的创作功力。

高雄杰教授对现场互动的学生进行了回应,高老师认为影视行业最后拼的是才华。面对影视行业在AI加持下崛起的各种做法和丰富产品,同学们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实现长期学习和成长。

王海洲教授用“艺术领域有高原无高峰”“人文社科领域有专家无大师”两句话来表达对当前文艺创作现状的看法。他认为未来的影视创作应立足当下、立足本土,人才培养应是多元立体的、实践的、有成果的。

邱秉常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的研学能力、机构的破旧立新和制度的改革探索,非一朝一夕之功。

马池珠教授认为,申请新专业,需要得到校内决策层的支持,在培育人才方面,就业率的提升应着眼于社会上一线工作者的吸纳,聘请电视台专业人士联合培育。AI时代新专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唯一可能比较有困难的点在于师资队伍的打造。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吕培教授发言)

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培教授从非影视的视角出发,谈到计算机学院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但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综合性大学可能面临很多细节问题。例如,授予的学位归属哪个学科、学院,学生学籍、教师工作量酬劳如何交叉管理等问题。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天若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杨天若教授以自身曾经建设数字影视学院的经历为例,将交叉学科的起步、难点、前景等细节一一罗列。作为回国学者,杨老师认为中美虽然在传统影视方面有差距,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有AI赋能情况下都处于第一梯队,差距不大,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人才培养的三个领域“前端-中端-后端”可以立体化建设,前端脚本和艺术理念上,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较为擅长,中端的技术路径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可以负责制作维护,后端的宣发和运营上新闻与传播学甚至其他学科能发挥特色。

徐鹏教授则持较为保守谨慎的态度。徐老师认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两三年之后是完全不同的样态和软件。影视与计算机联合培养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两专业思维模式上和师资投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弥合。与其花费巨量资源追赶时髦和新技术,不如稳固自身优势特色。本科加入人工智能的内容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迷茫,令学科特色丢失。人对比机器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学习新知识和模仿机器,而在于人文和对美的感受。本科注重培养好艺术人文素养后,再在硕士期间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更为可取。基础的人文素养决定了对人工智能的驾驭能力。学习AI可以通过工作坊、夏令营等灵活但不占用主业课时的形式开展。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炯炜主持闭幕式)

最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炯炜主持了学术工作坊闭幕仪式。他表示,面对数智时代的转型与创新,影视理论研究与视听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创作与研究中心一定会立足本土,扎根人民,以自身特色铸就中原大地上影视创作研究前沿的先行军,为其他兄弟院校的变革转型提供引领,成为国内影视创作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发布人:d68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