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电力抗战印记|“前途光明”激励电力青年工人
2025-08-30 13:14  浏览:449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聚展会”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聚展会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埋头苦干,只要抗战胜利,定必苦尽甜来!’这幅题词更加坚定了我祖父和电厂工友们对抗战胜利的决心。”8月20日,王贶甫后人王宏在浙江省绍兴市参观光明馆,见到“1939年3月,周恩来为王贶甫题词”的复刻件时说。

王贶甫是周恩来的表弟,上世纪30年代任绍兴大明电气公司总务科科长。1940年绍兴沦陷前后,他带领电厂进步青年员工陆与可等人毅然发起“护厂运动”,抢救了当时仅有的两台发电机组,为绍兴地区坚持抗战保存了力量。

千方百计抢救发电设备

1940年10月下旬,日寇步步紧逼,多架轰炸机在绍兴古城上方盘旋。当时的政府计划撤退前炸毁大明电气公司偏门发电厂所有设备。

发电厂内共有三台大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台装机容量为1080匹,其余两台各为500匹,三台机组都是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制造。抗战期间,电力供应直接影响兵工生产及后方工业与经济命脉。眼看发电机就要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危急关头,厂区深处正酝酿着一场无声的战斗——“护厂行动”。

王贶甫将陆与可等电厂进步青年悄悄召集到一处商量护厂事宜。他们想方设法争取,一是用银圆疏通负责炸毁发动机的官兵,买下两台伤痕累累的500匹发电机组;二是极力挽回已被炸毁的1080匹发电机组,但无奈仅有一只气缸未被炸破,其余悉数变为零落的散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绍兴沦陷前夕,绍兴大明电气公司部分青年员工在防空洞前合影

为保发电机组不被日军缴下利用,王贶甫等人冒着生命危险,与工友们将两台500匹发电机组拆散,搬运至嵊县等山区,埋藏保护起来,以备随时重新安装发电,为坚持抗战存续希望的火种。

1940年10月,日军到绍兴等地进行疯狂“扫荡”,随后撤走。日军前脚刚撤走,王贶甫便和工友们冒着危险重修厂房,并运回疏散的发电设备。两台机器经过组装后,重新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今年90岁的原绍兴大明电气公司第一任团委书记王秋农回忆,抢救回来的两台设备一直使用到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发电后才停止使用。

亲切座谈勉励电力青年

“护厂行动”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让绍兴电力青年终生难忘的事。

1939年3月28日至31日,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回故乡绍兴开展抗日宣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绍兴大明电气公司老厂房

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周恩来在绍兴紧张工作的四天三夜里,广泛团结和争取各界爱国人士,激发抗战斗志。3月30日晚,周恩来在表弟王贶甫家中与绍兴大明电气公司5名青年员工进行座谈。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邬继德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周恩来与电力青年座谈木刻版画

为了躲避敌特的严密监视,座谈安排在了王贶甫的书房里进行。座谈时,周恩来与电力青年一一握手,亲切地询问他们各自担任的职务和生产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和生活状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周恩来在王贶甫家“槐荫堂”前合影

寒暄过后,周恩来分析了抗日救国形势,勉励青年人要关心国事,要做好本职工作,思想上要有四万万同胞,做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句句勉励饱含了对抗战胜利必胜的信心和对青年人的深切关怀。座谈结束后,5名电力青年起身告辞。

“光明”种子破土而出

座谈的当夜,周恩来挥毫题词,为5名电力青年写下了“前途光明”“无限光明”“光明在前”“光明灿烂”“为光明而奋斗”5幅题词。

次日,王贶甫来到绍兴大明电气公司,为他们送去题词。现场的工人们纷纷上前,争相观看,像得到珍宝一样。一幅幅题词,让“光明”的种子深埋在了这些青年的心中,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王贶甫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力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点亮光明。1953年12月,时任绍兴大明电气公司经理的王贶甫,促成该公司作为绍兴第一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企业,由私营转为公私合营。

1956年,绍兴实现全天发电。为了给漓渚铁矿探测开采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绍兴开始兴建第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同年,沿线的亭山村也接上了电。这是绍兴农村首次通电,通过电力抽水灌溉,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1992年,绍兴首座500千伏变电站——兰亭变电站投运。绍兴正式跨入高电压、大容量、大电网发展期。2006年,绍兴地区实现全市“户户通电”,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2016年,随着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绍兴迈入特高压时代,特高压电网为浙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硝烟远去,今昔巨变。当年电力青年心中埋下的“光明”的种子早已破土而出、枝繁叶茂。新一代电力人担起时代使命,以永葆敢为人先、追求光明的进取之心,久久为功、坚持坚守的担当之态,为光明事业接续奋斗。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2b4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